315进口消费品质量安全
购买“洋家电”需
擦亮眼睛
进口家电 | 教你避坑
家用电器使人们从繁重、琐碎、费时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人类创造了更为舒适优美、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必需品,近年来进口家用电器越来越成为国内消费者的“新宠”。
海关作为进口家电的第一道关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履职,针对性实施检验监管和风险预警措施,为进口家电在进入市场前做一次“体检”,进一步保障国内消费者安全和健康。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三起海关查处不合格家电的典型案例。
案例介绍
案例一
进口燃气采暖热水炉未按规定加贴能效标识和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并且产品没有铭牌。
案例二
进口卷发棒输入功率和电流不符合标准要求。该卷发棒在100V时标称额定功率为34W,实际测得输入功率远超过额定输入功率,存在失火的风险。该卷发棒在240V 时标称额定功率为240W,实际测得输入功率远低于额定输入功率,存在虚标功率的问题。
案例三
进口电源适配器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进口时未加施强制性产品认证标识。
为进一步保障国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青岛海关商品检验处联合青岛海关技术中心电气产品检测和风险验证评价实验室从2020年至2023年对进口小家电连续跟踪了4年。涵盖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电料理锅等常用家电商品,其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抽查情况
01 标识不合格
样品铭牌、警告标识、开关标志等经擦拭后模糊不清。器具本体无铭牌。标志和使用信息未使用简体中文。
02 说明不合格
使用说明书未使用简体中文,或者未提供使用说明书,使用者无法正确理解这些的使用信息会导致无法正确使用该产品,以造成人身伤害。
03 电源连接和布线不合格
电源线插头的插脚与国标规定的插脚尺寸不符,会导致产品无法正确的插入国标的插座中,同时接地插脚无法插入国标插座中会存在触电风险。使用的内部套管具有附加绝缘的功能,但是该套管未可靠保持在位,当套管脱离原来位置时,内部导线可能会接触电热盘体,有触电风险。
04 材料耐热、耐燃性不合格
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外部零件以及支撑带电部件的绝缘材料耐热、耐燃达不到规定要求,容易引发火灾危险。
05 输入功率和电流不合格
输入功率达不到产品设计的最低范围,存在功率虚标问题。输入功率和电流过大,容易使器具过热,不仅浪费能源,而且容易造成火灾。
06 连续骚扰电压不合格
测试样品的EMC连续骚扰电压过高,超出允许范围,易造成对周围电磁环境产生干扰,影响其他电器产品的使用。
海关根据监测到的不合格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步的监管,继续强化各类进口家电的检验把关工作。
海关小贴士
家用电器的普及,为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如果使用了不合格的家电产品,则可能会引发触电、火灾、爆炸等各种事故,对人体产生伤害。小编给大家支几招,帮助消费者选择合格、安全的进口家电。
关注额定电压和插头
我国的电源为220V 50Hz,而很多进口家电的额定电压与我国的市网电压不同,电压差异较大,需要配备合适的变压器才能使用,如误用轻则引发故障,重则过热、起火甚至爆炸。
关注产品认证标识
购买时要注意销售页面说明、商品使用说明书、商品外包装或商品本身是否显示相关认证标志,挑选有“CCC”标识、厂名厂址、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相关证明齐全且售后服务完善的品牌,切勿贪图便宜购买“三无”产品。
检查安全隐患
比如,产品外表是否漏电、过热,运动部件是否能轻易触及等,复杂要求可送实验室帮助鉴定。
仔细阅读标签标识说明
中文标签标示和说明均在销售页面进行展示,在购买前或使用时要详细阅读相关介绍,了解使用性能、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免因不当操作导致人身危害。如果销售页面中没有产品中文使用说明,建议谨慎购买。
海关小课堂
什么是“CCC认证”?
CCC即为“中国强制性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是我国政府于2001年12月3日发布的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价制度,是国家队强制性产品认证使用的统一标志。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取得相关证书并加施认证标志后方能出厂、进口、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其认证范围就包括了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及安全附件等。CCC标志一般贴在产品表面,或通过模压压在产品上,仔细看会发现多个椭圆形的“CCC”暗记。所以,买家电产品时一定要查看是否有CCC标志。
来源:青岛海关12360
小贴士:
厦门卓诚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具有专业的商品归类团队,执业归类师均经中国报关协会考核通过。为300余家企业提供过商品归类服务,积累丰富的归类实例经验。
业务咨询热线:0592-5607731(Amoly 陈经理)/1805983087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