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各地夏季持续高温,相较于花费较高的空调,各式各样的便携式小风扇成为当下欧洲、北美地区的热门消暑神器。
便携式小风扇作为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的小型家用电器产品,使用场景广泛,产品类型丰富,功能眼花缭乱。目前出口市场上主要有手持风扇、桌面风扇、挂脖风扇等品类,以及带有充电功能、照明功能的多功能风扇。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电风扇生产和出口国之一。本期,小编梳理了便携式小风扇涉及的主要质量安全风险及出口欧盟、美国等消费市场的认证要求,并为相关企业提出应对措施。
主要质量安全风险
电池过热风险
USB可充电便携式小风扇内置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时或使用中可能发生电池“过热”,从而引发电池爆炸,甚至火灾。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1.便携式充电风扇电路设计过于简单,缺乏有效的过热保护机制,长时间充电或使用可能导致无法有效控制电池温度,出现电池过热爆炸。
2.制造商为节约成本,采用未达标或翻新的锂离子电池,实际使用时,在环境变化或滥用(过充、撞击和外部短路等)情况下,材料极易发生不良化学反应,引发电池燃烧。
3.有部分便携式充电风扇装配的是散装18650型锂离子电池,这些电池具有裸露的金属正极和负极,当它们与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如钥匙、硬币)接触时可能发生外部短路。一旦短路,散装的电池就可能发生热失控,导致电池内部材料起火。
化学危害风险
便携式风扇产品部件或使用材料中如果用料不当,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主要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迷你风扇、桌面风扇或者折叠风扇等产品印刷电路板的焊点、电池连接件或者USB电缆中,可能含有过量的铅、镉,存在对环境造成危害的风险,不符合欧盟《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RoHS 2.0指令)。
2.围脖风扇、桌面风扇等产品塑料外壳、PVC软塑料风扇叶中,含有过高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DEHP和DBP可能会损害生殖系统,从而危害健康,不符合RoHS 2.0指令。
3.便携式风扇USB电缆的塑料材料中含有的短链氯化石蜡(SCCP)浓度超标。SCCP会持续存在于环境中,低浓度时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在野生动物和人体内生物累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威胁,长期通过皮肤接触上述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不符合《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法规的要求。
机械伤害风险
目前国内外市场销售的便携式小风扇,产品款式多,造型变化快,价格参差不齐,部分小风扇产品在网罩结构和外观设计上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设计成各种卡通形象或含有玩耍功能的便携式风扇,极容易被儿童当作玩具,如果儿童的手指触碰到扇叶,尤其是金属扇叶,会被割伤或打伤;如果产品组装不牢固,使用中脱落小零件,易被儿童误吞食导致窒息或损伤脏器,不符合玩具安全标准。
2.围脖式、桌面式便携式风扇因使用时离人体较近,当设计不合理、网罩缝隙过大时,易致使用者头发被卷入,造成头皮损伤等安全事故。
出口欧美市场安全认证要求
EU欧盟
手持式、桌面式等便携式小风扇出口欧盟成员国要进行CE认证和RoHS检测。
欧盟CE测试认证中,便携式小风扇除要符合电气机械安全检测EN 60335系列标准外,还需要满足两种针对健康、安全和性能的指令,即LVD低电压指令和EMC电磁兼容指令。
欧盟RoHS指令主要针对环保事宜,要求对欧洲进口和在售的小风扇中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邻苯二甲酸酯等10种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并要符合规定限值。同时出口欧盟的小风扇也要符合REACH法规、POPs法规关于化学限制物质和有害物质的规定。
US美国
便携式小风扇出口美国通常需要进行FCC认证和UL认证。
FCC认证是电子电气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通行证,小风扇产品只有在符合相应的FCC认证并加贴相应的标志才能在美国市场上进行销售。
UL认证主要是电子电气产品安全性能方面的检测和认证。虽然UL认证在美国属于非强制性认证,但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近年来严查UL认证情况,如产品缺少UL认证将面临下架的风险。
海关提醒
国内便携式小风扇制造商、贸易商应主动了解和掌握欧美市场的准入要求,按照相应技术法规、标准,紧盯产品设计、原料筛查、电池管控等重点环节,强化全链条生产管理,全面提升产品安全性能;及时关注欧盟RAPEX通报、美国CPSC召回便携式小风扇案例,研究分析通报、召回的原因,及时开展自查自纠,通过改进结构设计、原辅材料替代等方式,消除同类产品安全隐患;严格对便携式小风器产品进行电气产品全面安全认证,比如出口欧盟要进行CE认证,需要符合低电压指令(LVD)、电磁兼容性指令(EMC)、RoHS指令、电池测试等要求,出口美国要进行FCC认证,最好也要取得UL认证,以确保产品安全合规出口和销售,以免遭受产品下架的损失。